三胞集团1.725亿购得元吴镇《山窗听雨图》
除了刘益谦和王中军这类资深的藏家外,其他一些企业也投身于艺术品收藏的大军之中。2013年,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1.72亿元竞得毕加索名作《两个小孩》;同年,宝龙集团以1.288亿元拿下黄胄《欢腾的草原》,2016年以1.955亿元拍下齐白石《咫尺天涯——山水册页》;三胞集团以1.725亿元拍得吴镇《山窗听雨图》,刷新吴镇个人拍卖成交纪录。值得一提的是,2016年秋拍诞生的全年最贵拍品《五王归醉图》以3.036亿元被苏宁集团拍下。
宝龙集团1.955亿购得齐白石《咫尺天涯》册页
对于企业来说,资金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,投资艺术品收藏是一种企业多渠道投资的思维模式。从近20年国内投资市场来看,文物艺术品珍稀真品的回报率要远高于股票、房产以及贵金属等,因此,企业家会将一部分资金用来做艺术品投资,分担通胀风险和投资风险。
为何企业频频投身艺术品收藏?这与艺术品稀缺性带来的高利润是分不开的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,企业将拍得的艺术品用于企业办公室的陈列装饰,有助于彰显企业和个人的文化形象,更有助于提高客户的信任以及文化产业上的发展。
其次,一些企业进行艺术品投资是出于避税的考虑。根据国家抵税的相关政策,进行艺术品收藏可以获得一定抵免资格,这样既能够保值又相当于给企业留出了后续发展的资金,企业何乐而不为呢?
元 任仁发 《五王醉归图》 以3.036亿元成交 苏宁集团竞得
企业收藏的历史由来已久,许多国外的大财团都曾开设美术馆展出自己的藏品,而这些最初由企业创办的美术馆,现在已经成为公有的社会资源。对于企业来说,企业收藏更大的意义在于藏家将拍得的藏品放进私人博物馆,面向公众开放,使藏家的个人收藏变成一种公共服务行为。
刘益谦上海浦东龙美术馆
据《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》显示,自2012年以来,国内企业的收藏资金增幅较大,企业的收藏已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中坚力量。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,目光多聚焦于流传有序的名家名作。但是,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投资手段仍处于起步阶段,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。
在其他国家,艺术品收藏已经成为企业投资的一种常态。但是,伴随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些企业家渐渐面临退休,企业家们在经营企业的几十年里往往疏于艺术文化的体验。
当企业家们从一线退休后,可能会将艺术鉴赏和艺术品收藏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,而现今前后十年正是企业家交棒给下一代的关键时期,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艺术品市场。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